.

惟有饮者留其名,诗酒不分家的盛唐气象

北京扁平疣的医院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8604573.html

自古“诗酒不分家”,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传统,自杜康酿酒开始,直至今日,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,并与历代文人骚客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盛唐时期,便是诗酒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。唐朝前期国力强大,经济繁荣,政策开明,上至高官,下至黎民,在日常娱乐活动中都离不开诗酒唱和。

诗人多爱酒,酒助诗兴,反过来诗又助酒兴,正是“两人对酌山花开,一杯一杯复一杯”。诗人们以酒作为媒介,或解愁、或自娱、或寓怀、或明志,在沉醉中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宿。

要说唐代饮酒的大文人,首推就是李白了。据郭沫若统计,流传下来的余首李白诗作中,有首与酒有关,可谓是无酒不欢。李白一生放荡不羁、神仙中人,留下了无数的饮酒名句。

谪仙人是开心时喝酒“黄金白璧买歌笑,一醉累月轻王侯”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,不开心也喝酒“三杯拂剑舞秋月,忽然高咏涕泗涟”《玉壶吟》;

有钱时喝酒“好鞍好马乞与人,十千五千旋沽酒”《少年行三首·其三》,太白没穷的时候,大明星刷脸都可以到处HAPPY;

孤独时喝酒“举杯邀明月,对饮成三人”《月下独酌》,聚会时喝酒“欢言得所憩,美酒聊共挥”《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》;

临行时喝酒“风吹柳花满店香,吴姬压酒唤客尝”《金陵酒肆留别》、送别时喝酒“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”《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》;

做客时喝酒“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”《客中行》、请客时喝酒“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”《将进酒》;

悲愤时喝酒“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”《行路难》,得意时喝酒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《将进酒》;

思考时喝酒“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”《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》,任侠时喝酒“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”《侠客行》

“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”《襄阳歌》诗与酒,在李白身上一直交融在一起,并伴之终生而行。

说完李白,就不能不提到唐朝头号天皇巨星的铁杆粉丝,太白先生的超级迷弟杜甫杜工部了。杜甫对酒确也是情有独钟,存世的首诗歌中,有多首饮酒诗。一首《饮中八仙歌》,道尽了长安“酒中八仙”(李白、贺知章、李适之、李琎、崔宗之、苏晋、张旭、焦遂)的放浪不羁。

知章骑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

汝阳三斗始朝天,道逢麹车口流涎,恨不移封向酒泉。

左相日兴费万钱,饮如长鲸吸百川,衔杯乐圣称世贤。

宗之潇洒美少年,举觞白眼望青天,皎如玉树临风前。

苏晋长斋绣佛前,醉中往往爱逃禅。

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。

张旭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

焦遂五斗方卓然,高谈雄辨惊四筵。

整首诗活灵活现,每个人物都妙趣横生,尤其是偶像李白,一人独占四句,将太白先生的浪漫、奔放、桀骜都融入了“酒中仙”三个字中。

杜甫少年时期“饮酣视八极,俗物都茫茫”《壮游诗》,满腔豪情希望忠君报国,再到中年时长安落地“此身饮罢无归处,独立苍茫自咏诗”《乐游园歌》的仕途失意,随后盛极一时的大唐因“安史之乱”满目疮痍,“哭辞酒味薄,黍地无人耕”《羌村三首·其三》时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,直到晚年悲戚难遣“凭谁给麹蘖,细酌老江干”《归来》。

李白和杜甫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欧倾注于酒中,酝酿出了或飘逸、潇洒、奔放,或厚重、苦涩、沧桑的不同诗篇,诗中有酒,酒中有诗,品醇味久。

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

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

(图片源自网络)

只为博您一笑,欢迎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achildren.com/xgyy/3828.html